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05月09日)
- 一封家書(05月08日)
- 珍藏七十年的烏木筷子(05月02日)
- 做一個有擔當的紅軍后代(04月25日)
- 不忘初心 銘記歷史(04月24日)
- 沉痛悼念晉綏抗日老前輩田秀英阿姨(04月23日)
- 山東牛(04月19日)
- 春暖花開迎客來(04月18日)
- 魯藝80年回眸與展望(三)(04月18日)
- 尋訪官莊垣(04月17日)
面對7個鬼子兵毫無懼色--訪晉綏抗日老戰士白占彪
發布日期:2017-10-09 23:30 來源: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作者:白占彪口述

87歲的晉綏抗日老戰士白占彪,2017年5月21日上午攝于蘭州家中。
白占彪簡歷
白占彪 1930年出生,河曲縣白家村人。
1940年春,參加兒童團。1944年9月參加八路軍,任河曲縣二區游擊隊和晉綏軍區二分區九團五連戰士、副班長、綏蒙軍區獨立第九團特務連偵察班長。1945年入黨。先后參加了苛嵐、神池、偏關、平魯和內蒙古清水河縣大小戰斗二十多次。
1946年任綏蒙軍區獨立第三旅炮兵團班長、副排長、排長。1948年任第一野戰軍三軍八師二十四團炮兵連副政治指導員、連指導員。在攻打太原牛駝寨戰斗中榮立三等功。
1949年4月隨部隊進軍大西北。參加了綏包、綏東、大同、運城、臨汾、晉中、太原、扶眉、隴東南、蘭州等戰役。1950年6月,在甘青交界的皇城灘、草大扳一帶清剿土匪。
1950年10月起先后任八師二十四團二營副教導員、第三軍集訓大隊(教導大隊)副指導員、三軍第一政治干部學校三隊指導員、西北軍區步兵第十一師三十二團三營教導員。1956年2月-1958年8月在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畢業后參加甘南、青海玉樹地區平叛。
1960年隨三軍十一師三十三團進軍西藏平叛,歷任三十三團政治處主任,三十一團副政委、政委,十一師政治部副主任、師副政委、師長。1962年、1964年兩次參加了中印邊境反擊戰。
1977年當選為西藏自治區第五屆人大代表,榮獲西藏工作22年榮譽證書。1978年-1979年被選送到解放軍政治學院高級系學習,畢業后任甘肅省蘭州警備區政委,1981年任甘肅省軍區副政委。是甘肅省第7屆人大常委常委。1990年離休。

難忘晉綏的戰斗生活
口述:
我原名白三小,1930年1月21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曲縣白家村的一個雇農家庭里。兩歲喪父,由祖父撫養。我的祖父白保國勤勞善良,為人耿直,幾乎一輩乎都在為村里的有錢人家拉長工,打短工。祖父經常教教育我要好好勞動,學本事掙錢,不要欺侮人,也不要受人欺侮,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幼年受到祖父影響,養成了正直的品格、倔強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習慣,因生活所迫,我從九歲起就給地主放羊、做工,總計長達6年之久,親身體驗到了生活的困苦和勞動的艱辛,就產生了樸素的階級意識。
1937年“七七”事變后,由于國民黨推行不抵抗政策,日軍很快侵占了山西的大片土地。1939年秋,河曲縣以北的偏關,東南面的五寨、岢嵐等地被日軍占領,河曲縣及黃河以西地區為國統區,只有南面的興縣、嵐縣是解放區。日本侵略者每到春秋季節,都要對河曲縣進行掃描,搶劫糧食和牲畜,奸淫婦女,我目睹日軍種種暴行,極為憤慨,產生了長大后要當兵打日本,救窮人的思想。
1940年春,八路軍解放了河曲縣,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發動、組織群眾抗日。我剛滿10歲,就積極報名參加了兒童團。每天站崗放哨,盤查可疑行人。1944年9月,我15歲,懷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愛國思想和打倒地主老財的階級仇恨,報名了八路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采訪中
參軍以后,我先后在晉綏邊區河曲縣二區游擊隊和晉綏軍區二分區九團五連當戰士,感到革命部隊很溫暖,干部、戰士親如兄弟,因而思想穩定,決心當個好戰士。我和戰友們互學互幫,苦練射擊、投彈、刺殺三大技術和戰術動作,軍事技術提高很快。在戰斗中,我很勇敢頑強,不怕流血,不怕犧牲。1944年冬至45年夏,我們部隊在在偏關、清水河一帶打游擊。這一帶很窮,群眾生活十分貧困。部隊也很困難,有時斷糧,一兩天吃不上飯,還要堅持戰斗。再苦我們也都堅持下來了。不久,我就被任命為副班長。在抗日戰爭中,我參加了苛嵐、神池、偏關、平魯和內蒙古清水河縣大小戰斗二十多次,先后拔掉日軍五個據點,我都表現得非帶勇敢。
1945年5月,我們連(九團五連)參加圍攻平魯縣王莊日軍據點,敵增援部隊趕到,戰斗打得很激烈。戰斗中通信員負傷,眼看敵人逼近過來,我急忙背起傷員沿長城斷壁后面,把他送到隱蔽處,又返回陣地,在突擊排長帶領下,向敵人發起反沖擊,展開白刃戰。面對七名端著刺刀槍向我沖來的鬼子兵,我毫不膽怯,冷靜機智,迅即舉槍擊斃一個鬼子,并配合戰友消滅了其余六個鬼子。戰斗結束后,我受到團部的獎勵,獎給我軍裝一套,毛巾、肥皂各一條。這在當時物質極端匱乏的情況下,巳屬重獎,戰友們都很羨慕,我也感到很光榮。
1945年7、8月間,駐內蒙古大青山、土默特川等地的國民黨雜牌部隊鄂玉山部三干多人,郭長青部千余人,經常襲擾我大青山根據地,使我軍處于兩面受敵的不利態勢。我們部隊越過日軍封鎖線,北上大青山地區,參加了白石頭溝、二十四道溝等戰斗,趕走了這兩支由土匪改編的國民黨部隊,保衛并擴大了大青山根據地。自我入伍一年多來,一直表現突出,被提升為綏蒙軍區獨立九團特務連偵察排班長。這個偵察排初建時為步兵,不久改為騎兵,經常遠離部隊進行偵察,遇到敵人時既要要摸清敵情,又要巧妙地擺脫敵人,及時把情報送回部隊。我所帶領的偵察班都較好地完成了任務。1945年9月,我16歲時,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為基金會留言
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派遣軍隊向各解放區大舉進攻。這時,我仍在三旅九團特務連偵察排任班長。8月中下旬,部隊發起綏東戰役,我帶領全班戰士在集寧堅守陣地七晝夜,班里6名戰士先后陣亡,僅剩我一人堅持戰斗,直到連里命令才撤出陣地。隨之,我又和—位戰友奉命在豐鎮到集寧之間地區獨立執行任務,遠離部隊達4天之久,歷經艱險,完成任務后趕上了團主力部隊。1947年5、6月間,部隊在朔縣整訓后進行了擴編,團成立了炮兵連,我調至新成立的炮兵連任班長,不久即擔任副排長。1948年12月,我被提升為第一野戰軍三軍八師二十四團炮兵連副政治指導員,不久,又被任命為該連政治指導員。
從1946年秋至1949年秋的3年間,我參加了綏包、綏東、大同、運城、臨汾、晉中、太原、扶眉、隴東南、蘭州等戰役。還參加了訴苦和三查方法進行的新式整軍運動,政治覺悟進一步提高。1948年9、10月份,三旅九團攻打太原牛駝寨時,守敵居高臨下,工事堅固,防守嚴密,難以攻克,我們炮兵連擔任隨伴火炮,掩護步兵強攻。戰斗中,我重視發揚軍事民主,集中大家智慧,采取多種方法,對敵實施炮擊,而且命中率高,有力地配合了步兵的進攻。戰后,我榮立了三等功。

大病初愈后的白占彪叔叔,書寫很困難了,可他依然堅持親自握筆寫下了自己參加革命的初心 --“為山西人民的解放,是自己的責任。”
1949年4月下旬太原戰役勝利結束后,八師歸建三軍,立即轉入長途行軍一一進軍大西北。當時,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鞏固部隊。我針對連隊部分東北、河北、山西籍戰士不愿過黃河,想回家過太平日子的思想情緒,反復做工作;充分發揮黨團員的骨干作用,廣泛開展個別談心活動;加強干部值班制度,嚴格行政管理。行軍途徑甘肅張家川回民地區時,還對連隊進行了民族政策紀律教育,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不僅保證了了連隊連續行軍作戰兩個半月,行程幾千里,沒有出現開小差和掉隊減員現象,軍民關系也搞得很好,成為八師鞏固部隊先進連隊之一。8月攻打蘭州時,一野三軍七師首先攻入蘭州城區,守敵蜂擁黃河鐵橋向河北潰逃,我指揮三個炮兵連在小西湖占領發射陣地,以猛烈的炮火攔截敵人阻敵逃竄,為解放蘭州作出了貢獻。
1949年4月下旬太原戰役勝利結束后,八師歸建三軍,立即轉入長途行軍一一進軍大西北。當時,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鞏固部隊。我針對連隊部分東北、河北、山西籍戰士不愿過黃河,想回家過太平日子的思想情緒,反復做工作;充分發揮黨團員的骨干作用,廣泛開展個別談心活動;加強干部值班制度,嚴格行政管理。行軍途徑甘肅張家川回民地區時,還對連隊進行了民族政策紀律教育,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不僅保證了了連隊連續行軍作戰兩個半月,行程幾千里,沒有出現開小差和掉隊減員現象,軍民關系也搞得很好,成為八師鞏固部隊先進連隊之一。8月攻打蘭州時,一野三軍七師首先攻入蘭州城區,守敵蜂擁黃河鐵橋向河北潰逃,我指揮三個炮兵連在小西湖占領發射陣地,以猛烈的炮火攔截敵人阻敵逃竄,為解放蘭州作出了貢獻。
蘭州戰役后,我所在部隊主要的任務就是剿匪。1950年6月,我們炮連奉命到甘青交界的皇城灘、草大扳一帶清剿土匪。這里山大淘深,氣候嚴寒,交通不便,補給困難,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群眾不了解斃的政策,加之匪特的反宣傳,群眾不敢接近我們,更談不上給我軍情報,給部隊行動帶來很大困難。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做了大量的工作,經過5個多月的軍事圍剿和政治瓦解,終將土匪馬顏彪(原國民黨四十集團軍副總司令馬步青親信營長)殲滅。為民除了害,穩定了社會秩序。


左起:段曉飛、白占彪叔叔、白占彪夫人秦湘銘阿姨、杜秀文、田小明。
1956年-1958年我被軍區選送到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畢業后正值部隊在甘南地區執行平叛任務,隨即趕到部隊,參與指揮部隊平叛,完成了任務。1959年春,我所在的部隊又去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區執行平叛和保衛公路安全的任務。我們不僅消滅了叛匪,招降了千余人,還為藏族追回了牛羊10多萬頭。收到蘭州軍區的表揚。 1960年3月,我隨部隊進藏平叛,至此在西藏工作了20年,1962年(時任11師33團政治處主任)和1964年(時任11師31團政委)兩次參加中印自衛反擊戰。
采訪地點:甘肅省蘭州市
采 訪 人:段曉飛 杜秀文 田小明
本站編輯:林子
主辦: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晉ICP備15001143號-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辦公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廣安路9號院國投財富廣場4號樓313/314 郵編:100073 電話:010-63395639/63395661 郵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