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起賀老總在晉綏(03月22日)
- 虎年初春晉綏情(02月20日)
- 懷念“四八”烈士后代—秦新華大姐(02月16日)
- 賀龍說:你是在替我做檢討(02月11日)
- 中國足球曾經輝煌(02月10日)
- 陳寒楓大哥走了……我們懷念他!(01月05日)
- 情系老區 支持教育 基金會向晉綏老區捐助教學儀器設備(12月10日)
- 深切悼念晉綏老前輩白林阿姨(11月30日)
- 他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布衣元帥”(11月09日)
- 風雨同舟晉綏情(10月15日)
賀龍在早期革命斗爭中的統戰實踐
發布日期:2019-07-12 17:17 來源:未知 作者:晉綏基金會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賀龍率部轉戰施鶴(今巴東除外的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七縣市),創建革命根據地,開展武裝斗爭,他先后15次親臨咸豐,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膽識和謀略,成功進行革命統戰實踐,發展紅軍,壯大隊伍,使革命力量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開啟革命新篇章。
爭取神兵,改造吸收干革命
民國初年,由于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軍閥混戰,社會動蕩,兵荒匪禍,民不聊生,導致1920年以湖北咸豐黑洞(今黃金洞)為源頭的施鶴地區神兵運動風起云涌,抗擊軍閥,消滅棒匪,抵制苛捐雜稅,其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結成一股強大的民眾武力,相繼攻克咸豐、來鳳等數座縣城,擊殺聯軍官兵數千,威鎮施鶴,施鶴地區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神兵武裝割據局面,反動軍閥望而卻步,神兵運動波及湘鄂川黔。
1928年12月初,處在湘鄂邊革命低潮的賀龍率紅四軍92人由鶴峰梅坪經宣恩沙道溝、高羅、曉關等地來到威嚴神秘的神兵發源地——咸豐黑洞,爭取神兵參加革命,在中共施鶴臨時特委負責人黃興武、黃子全陪同下,賀龍化名王建業、王胡子,稱王副官,以封建關系并幾經周折得以和黑洞神兵總理王錫九會面。王錫九很瞧得起舉止不凡、抱負遠大的王副官,便極力勸說他參加神兵,并答應把在利川的楊維藩、李長清兩支神兵常備隊撥給他“拖一段”。賀龍與王錫九談得很投機,借機拜訪了黑洞神兵四大團首,上小茶園會見了神兵少壯派領袖庹萬鵬,鼓勵他為窮人打天下,謀福利,為1933年紅軍再次收編黑洞神兵打下了基礎。隨后,賀龍率部抵達湖北利川老屋基,會見已是黑洞神兵第一軍第一路司令的中共施鶴臨時特委書記楊維藩。
賀龍通過一系列的接觸和了解,洞悉到“神兵本是農民為反對苛捐雜稅及貪官污吏而形成的組織,后因受新式土劣的利用,其領導權遂握于豪紳階級之手。黑洞神兵領袖王錫九完全是帝制余孽……”。據此,賀龍決定“對其領導人物,采取爭取和分化的辦法,對下層則加緊團結,教育……但對為非作歹者,則堅決予以打擊”。于是,紅四軍在轉戰施鶴期間,先后收編黑洞及建始、鶴峰神兵400余人,并果斷處決了蛻化變質的黑洞神兵駐利川汪營常備隊反動頭目李長清。
賀龍對神兵的正確策略,使后來在長達數年的湘鄂西及湘鄂川黔根據地革命斗爭中,數以萬計的神兵群眾擺脫了地主富農改良主義的影響,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和推翻國民黨反動派及建設蘇維埃政權的斗爭,實現了由神兵到紅軍的轉變,神兵窩成了革命根據地。
土著武裝,區別對待拉關系
1932年,蔣介石以10余萬兵力“圍剿”湘鄂西根據地,由于“左”傾教條主義的影響,導致紅三軍反“圍剿”失利。10月,根據地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湘鄂西中央分局與紅三軍被迫轉移,經豫西南、陜南、沿川鄂邊境南下,12月抵達湘鄂邊鶴峰地區。之后年余時間,在軍長賀龍、政委關向應等領導下,紅三軍艱苦轉戰于湘鄂川邊地區,試圖恢復湘鄂邊根據地,發展革命力量。但因“左”傾教條主義仍居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湘鄂西中央分局又接連在紅三軍內部開展第三次、第四次肅反,錯殺了包括段德昌在內的大批紅軍領導干部,加上國民黨軍的瘋狂“圍剿”,使紅三軍一直未能擺脫困境。
1933年下半年,賀龍、關向應率紅三軍軍部及九師、教導團轉戰湖北宣恩、咸豐、利川、恩施,國民黨軍以數倍于我的兵力跟在后面,形勢十分險惡。為了紅軍的生存與發展,賀龍對土豪和團防武裝采取區別對待的政策,只要不反對紅軍,不危害地方,紅軍就主動搞聯合,當時稱之為“拉關系”。紅三軍轉戰咸豐期間,先后在活龍坪、小村收編了兩支不與紅軍為敵的土著武裝,并收編黑洞神兵第二代總理庹萬鵬部神兵700余人,壯大了紅軍力量。同時下放紅軍干部及傷病員,利用關系作掩護,他們依靠和發動人民群眾,發展紅軍武裝,組織游擊戰爭,在咸豐先后組建起鄂川邊區獨立團和8支紅軍游擊大隊,建成以咸豐為中心的紅三軍鄂川邊區革命根據地。
善待俘虜,說服教育跟紅軍
1935年6月,紅二、六軍團以圍城打援戰術取得咸豐忠堡大捷輝煌戰果,殲敵四十一師師部、一二一旅和特務營等4000余人,其中生俘2000余人,活捉縱隊司令兼四十一師師長張振漢。賀龍等紅二、六軍團領導人曉以革命大義,善待俘虜,1000余名國民黨俘虜兵經過教育,棄暗投明,跟隨紅軍,參加革命。戰斗中俘獲的兩部無線電臺連同報務人員一起加入紅軍。特別是被俘的國民黨中將師長兼縱隊司令張振漢,在賀龍等紅軍領導人人格魅力和紅軍宗旨、理想、信念的感召下,也毅然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革命陣營,為革命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張振漢是保定軍校炮科畢業的高材生,是個博學多識的軍人。紅軍用其所長,讓他擔任了紅軍學校教員,為紅軍戰士教習文化和軍事技術。張振漢教員工作干得很出色,得到紅軍干部戰士的肯定。1935年11月,紅二、六軍團離開根據地轉移長征,張振漢也加入了這個偉大的征程,出發前,賀龍特地為他配了一匹騾子馱運行李。張振漢跟隨紅軍到達陜北,不僅完成了肢體上的長征,而且完成了心靈上的長征,他是唯一跟隨紅軍走完長征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他從共產黨和紅軍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中共黨和紅軍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在棗園接見張振漢,動員他回蔣管區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張振漢欣然答應,現身說法向國民黨高官做統戰工作,后為長沙和平解放作出了積極貢獻。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克敵制勝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賀龍同志在早期革命斗爭中的統戰工作實踐,為我黨統一戰線理論的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作者:余忠學 湖北省咸豐縣委辦公室 )
本站編輯:杜瑞
主辦: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晉ICP備15001143號-1
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辦公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廣安路9號院國投財富廣場4號樓313/314 郵編:100073 電話:010-63395639/63395661 郵箱:sxjs9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