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delect></video><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output id="r7vhf"></output>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video>
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難忘晉綏 » 晉綏娃 »

賀曉明:永遠懷念王老

發布日期:2020-04-12 20:14    來源: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公眾號    作者:賀曉明
    編者按:2008年4月11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紀念王震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王震同志歷經各種考驗,始終表現出共產黨人探索真理的勇氣、忠貞不渝的信仰和高瞻遠矚的眼光。他堅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堅信共產主義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定能取得成功。”我們轉發賀曉明大姐的這篇文章,就是和大家共同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中國革命立下過赫赫戰功的王震將軍。
    1993年3月20日這是我和王老最后告別的日子,八寶山來的人很多很多。當死亡把他從我們身邊帶走,我覺得我和很遠很遠的過去,所聯系的那條己經十分跪弱的紐帶所剩無幾了。肝膽撕裂的悲傷,錐心的痛苦。天下就是有這么多不能接受,又不能不接受的事實,他離開了我們。
    王老在鮮花叢中安詳地躺著,身上覆蓋著黨旗,儀仗隊的軍官在護靈。天安門廣場下了半旗,《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訃告、中央電視臺的頭條新聞——王震同志逝世。
    我站在花叢邊透過滿眼的淚水凝視著你。沒想到最后一別竟是這樣。為什么您不能站起來了?您說話呀王老,睜開眼睛再看看我們。這一切都不可能了,他安祥地躺在那里,臉上露出從來沒有的平靜。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消失了。盡管訣別的傷痛難忍,我還是要說聲安息吧!您太累了太累了!好像和他緊握的雙手,從我這一邊輕輕的松開了……
    最早的記憶里,我是在6歲半的時候第一次見到王老。那是在1953年,我還沒有上學,爸爸來北京開會。我這個川娃子鬧著想見毛主席就這么從重慶跟著來了。那時我們住在景山前街一所有著綠色大鐵門的院子里。
    爸爸的客人特別多,有一次在家里請很多人吃飯,來的人說話嗓門一個比一個大,他們跟爸爸很隨便也經常開玩笑,總之我記得特別熱鬧。這些客人當中有一位叔叔長圓臉、濃眉大眼,笑起來滿嘴的牙都呲著,愛出怪相、好動,非;钴S。酒足飯飽大家都離開了飯桌,這位叔叔還叫嚷著沒吃飽,又要了一碗西紅柿雞蛋湯面,一個人在桌上又吃了起來。他吃得那么有滋有味、滿臉大汗,把衣服都脫了。以后長大懂事了,我才知道那次來我家吃飯的都是開國元勛都是英雄。那位大口喝酒,大碗吃面,大聲說笑的叔叔就是王老。
    十年動亂開始大字報滿天飛,馬路消息比中央文件還快。一天中午回家吃飯時,我拿出一張“造反派”在街頭撒發的傳單告訴爸爸:“這是王震叔叔自己寫的大字報。”爸爸很感興趣地對我說:“講講他都寫了些什么?”我把標題先念給他聽——《我的一張反攻大字報》。“什么?他的什么大字報?”我又重復了一遍,爸爸笑了,“這個王震”。每次提到王震叔叔爸爸總是那么高興。接著我把大字報的內容給他讀了讀。大字報里還有一些不會寫的字,劃了一個方框放在字里行間。爸爸聽完以后大有感觸:“事情不大處境不好,連秘書都不幫他。”爸爸的話里透著擔心。我覺得“反攻”兩個字有性格,是王震叔叔的作品。
    林彪猖狂那么多年,1971年9月13日摔死在蒙古這是天意,這是他殘酷迫害老干部的報應,老天開眼了。媽媽回到北京和我們暫時住在新疆辦事處,媽媽見到的第一位老同志就是王老。那一天王老帶著他的小孫女到新疆辦事處來,無意間聽到媽媽住在后小樓,就馬上過來看她。經過十年浩劫沒有什么失而可復得,家園未歸而憤怒悲傷全都無處可講。見到王老覺得又回到了和爸爸一起生活的那個時代,又不完全一樣。在苦難中回憶幸福的往事是件太殘酷的事情。王老緊緊握著媽媽的手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堅持下去,把賀龍的孩子孫子帶好,這是你的責任。”從那以后王老和王媽媽逢年過節經常讓四海大哥和安焱大姐來看望媽媽。
    不久聽說人大會堂小禮堂給老干部學習班放電影,出了這么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不知是有人特意安排還是天賜良機,放影的是《洪湖赤衛隊》,當時爸爸并沒有平反,還不是同志。電影看完燈亮了,大家并沒有散場的意思,也不知道該怎么表達一下心情。這時候王震、廖承志、譚震林三位老人起立鼓掌,還對四面的人喊道:“好電影,這是部好電影!”在他們的帶動下,全場熱烈鼓起掌來。這種正義善良的宣泄一定非常痛快。人們老說“公理在人間”,其實,公理不會自己來到人間,若沒有人來爭取和捍衛,公理也不會在人間久留。
    以后王老又多次在會議上提出要給爸爸平反的問題。因為“四人幫”還在臺上,給爸爸平反昭雪阻力很大。人都被他們害死了,污泥濁水一時洗刷不掉還留有尾巴,受爸爸牽連的那么多好人功臣也得不到徹底平反。“四人幫”倒臺,終于才能糾正爸爸“因病醫治無效病故”,而向世人說出真相“被迫害致死”;糾正“審查是必要的”,真相是爸爸遭到了林彪、“四人幫”非人的殘酷的迫害。這個事實就是1980年11月2日共和國對兩個反革命集團起訴狀第十三條,爸爸才有徹底平反的文件。
    我在爸爸傳記組工作的時候和王老接觸很多,聽他講了不少從前的故事。有一次王老和我談起抗日戰爭120師的歷史。王老興致很髙非常健談,一會兒是晉西北,一會兒是南泥灣,一會兒又講南下北返。提起保衛延安三戰三捷他更是高興,湖南瀏陽腔里有時還帶著幾句陜北味。突然,他不出聲了,看著我,我覺得好奇怪,也看著他。這種話題一開閘是很難收住的。為什么他不往下講了呢?
    “有一件事我不該在那封信上簽字。當時通信員騎馬一走我就后悔了。”什么事情我清楚,王老突然提起,這令我感到突然,因為這些話他原本是該對爸爸講的。
    “事情都過去了不要再提啦。”我只好這么對王老說。
    “事情是過去了,如果沒有簽這個字不就更好嗎?!”
    我能說什么呢?從這以后他又兩次提到這件事。這是對故人的懷念……我敬佩他,我覺得和王老更加親近了。
    1979年,媽媽在寫《向黨和人民的報告》。初稿完成以后分送有關單位和不少老同志征求意見。王老的稿子退回來以后,我看見他親筆作的眉批腳注密密麻麻。有的是對文字的修改,有的是對問題提法的意見,還有一些段落是他以作者的口氣加寫的。從那時候開始到1984年他為《賀龍年譜》作序,很多工作都是在王老直接指示、支持、關懷下完成的。時隔多年回首往事,沒有王老就沒有《賀龍年譜》。完成這樣一部著作的艱辛,言語難以表達!
    記得我第一次帶著稿子走進王老辦公室的情景,唐秘書在門口對我說:“快進去吧,王老在等你。”王老的辦公室不大,靠園子的一側是窗戶。窗戶對面全都是書架。對著門的方向是一張大辦公桌。桌前擺著兩個沙發,沙發中間的茶幾上擺著水壺、筆筒、茶杯和王老隨手看的一些文件、書籍,非常簡單樸素。
    王老坐在沙發里,面前的活動小桌上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西紅柿面條。他邊吃邊對我說“來你先談談。”我向王老匯報《賀龍年譜》的寫作情況。他聽得很專心,面條吃完就伸手向我要稿子。他戴上眼鏡手里拿著一支紅藍鉛筆看了起來。這份稿子是大五百字的,一份就有幾百頁,抱在他膝上的那份稿子估計也有幾斤沉,太重了。
    “你去把李秘書叫來。”李秘書來后,王老對他說“你來念,我們聽”。王老邊聽邊改有時候停下來還要講幾句,就這樣工作了一上午。以后這樣的情況很多,有時候他還請一些專家來一起聽聽,請他們提意見。
    這部書終于寫完了,我感覺輕松了很多。去找老王題書名。到了他那里,看見警衛班的人在往外搬反光板和照相機,像是剛剛照過相。我推門進去。
    “王老,昨晚電視新聞上看見你穿一套西服很精神。”我說。
    他聽了很高興,“是嗎?年輕不少吧。”
    “那你今天怎么不穿,又換中山裝了?”
    “今天精神好,要照一張去八寶山的通行證。”是頑笑又那么認真,總之他那天情緒很好。
    “王老,書已經定稿,給寫個書名吧。”
    “好!拿紙來!”
    唐秘書在一旁早就給準備好了。王老是寫顏體字的,他走到桌邊拿起毛筆在硯臺里掭了掭,非常流暢地寫下了“賀龍年譜”四個大字。
    “王老,你經常練字吧?”我問他。
    “我哪有時間寫字。”
    “除了工作,王老還有個計劃,要把他過去戰斗工作過的地方都看一看。今年是東北,明年是新疆。”唐秘書說。
    “這個計劃需要時間,很辛苦。”王老說。
    “王老考慮過了,這是他一個心愿。”唐秘書說。
    “怪不得你們外出那么多呢。王老你身體能行嗎?”我問。
    “哪里青山不埋忠骨,走到哪算到哪兒吧。”王老回答。
    在王老的一生中,長征永遠就沒有停止過。前輩這種話都說出來了,做晚輩的還有什么可說的。哪里青山不埋忠骨!沿著他們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往前走,走到哪里算哪里,走到哪一天就算哪一天!
我還接到過李秘書這樣一個電活。“曉明,王老準備去延安,征求你媽媽的意見,她愿不愿意一齊去。最近她身體情況怎么樣?還有請你媽媽考慮一下,還請一些什么人一道去合適。”
    媽媽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馬上收拾東西要出發,好像幾十年沒回過娘家一樣。后來因為王老臨時有變化這個計劃取消了,真是太遺憾。我想王老類似這樣未完成的計劃還有很多……如果說追求人生的價值,我想王老那一代人是充分發揮了他們人生價值,是一代天驕!
    1984年,王老創辦了“中、小、幼教師基金會”,向海內外募資,改善教員的福利,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王老多次講過,教育是治國興國的大事,是直接影響國家發展的根本。他發動很多老同志和社會名人來參加這項工作,媽媽是王老的特邀理事。
    1991年冬,媽媽到深圳,通過深圳市政府、市委向大企業集資。3月,王老到深圳以后接見了企業代表,聽取了他們的工作匯報,并對他們的捐款表示感謝。當時王老的身體不好,體力很差了。我從門口扶著他回房間。王老問我“你看我走的怎么樣?我說“很好,和從前一樣。”其實王老那時已經十分消瘦,他穿的那雙皮鞋顯得很大。雖然有我扶著他走,他還是盡量挺直腰板不依靠外力。他這一輩子要強,年老病重每天還在超負荷工作。
    抗日戰爭的時候,王老曾是八路軍120師359旅旅長,赫赫有名的戰將。由他來做中日友好協會的會長,開展中日友好往來工作,是再合適不過的。王老也付出了巨大的辛勞。
    聽王兵大哥講王老的趣事那簡直是一種享受。王老去日本訪問,其中有一個活動,到戰敗日軍軍人家里作客。戰敗的軍官帶領全家在門口跪迎,除了王老,誰也做不到這樣。王老去參觀日本的一個農業展覽,他看見那里有優良種子,順手就抓了一把帶回國內。這也是除王老莫屬的事情。王老在做中央黨校校長的時候,學校需要電教設備,王老直接讓索尼公司贊助。王老的故事太多了。
    有一次我看見他的桌子上擺著十幾把傘,說是送日本朋友的禮品,請王老定一下。他對我說“這是湖南的湘飛傘”。這十幾把當中有的是白傘,有的已經畫了畫、上了油,很漂亮。他的護士醫生都喜歡,“王老給我們一把吧”。“拿吧,選漂亮的。”王老看我沒動,就對我說:“你也去挑一把。”“我要這一把。”“你怎么要這么一把素的呢?”我撐開白紙傘送給王老。“王老請在上面寫幾個字留念吧!”“好!去拿筆來。”王老非常贊成我這個提意,揮筆寫下幾個字“賀龍同志家鄉的傘”“紅軍長征用過的傘”。這是王老送給我最珍貴的禮物,永久的紀念。
    我最后一次去看王老是在蘇聯解體以后。他坐在沙發里皺著眉,心緒不好。蘇聯解體震驚了世界各個角落。王老很自然地問到我的看法,我對他說“從我們國家我們黨幾十年的歷史來看,遭受圍攻、侵略、被孤立不是第一次。用老百姓的話講要窮橫。全世界有50億人口,中國就占到10幾億,還不包括在海外的華僑、外籍華人。如果有人想限制我們,最后到底誰把誰限制了不好說。如果說動武,我們和美國、蘇聯、日本都打過,八國聯軍來了都不行。”我知道他擔心的是我們的下一代。“王老,對下一代您也應該放心。我兒子16歲,他說葉利欽還不如薩達姆。”“他是這么說的?”王老聽了稍微高興一點,臉上的陰云也像晴了一些?粗趵蠞M頭銀發和越來越深的皺紋,歲月的風霜在他臉上留下的痕跡太深了。老將軍生命不止,還在征戰,我的心沉甸甸的。
    春節接到李秘書電話,代表王老給全家拜年,恭賀新春,萬事如意。我在電話里也給王老全家拜年。祝他身體早日康復!而王老從春節以后身體一直不好。
    3月10日接到媽媽電話說王老病重讓我到廣州去看他。11日趕到廣州,醫生已經不讓探視。我問安焱大姐王老住房的窗戶是哪一扇?我順著安焱指的方向望去,房間里的燈光昏暗,沒想到這就是訣別。
    12日晚間新聞第一條哀樂聲傳出,我的心涼了,眼淚嘩嘩的就下來了?粗趵洗┲猩椒鎺θ莸倪z像,我不能接受這個實事!我首先想到媽媽。電話打過去,她那邊己經失聲痛哭。“媽媽你身邊有人嗎?”“沒有。”“你要節哀,要克制點。”“你馬上給王媽媽打電話,向她致哀,請王媽媽保重身體!”我接通李秘書的電話。“喂……”多年來,多少次電話上的交流,我們彼此辯認對方聲音的準確率很高,但這一次我們誰都說不出話來,各自拿著電話嚎哭。我費了很大勁兒才把該說的話說完。
    13日趕回家陪媽媽去王老家。多么熟悉的客廳已經布置成靈堂,墻上懸掛著王老的遺像,黑紗輕遮,四周擺滿了長青松柏。這是王老和王媽媽做金婚紀念日的地方。記得當時最精采的高潮是孫子們給爺爺送錦旗,上面四個字“最佳爺爺”。長孫女致詞“爺爺是最好最好的爺爺”。我們聽了都很感動,王老也動了情。這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F在人去樓空,只有那個面帶笑容的相片望著我們。人們都說這張相片選得好,王老把微笑留在了人間。
(最佳爺爺稱號)
    3月20日上午去八寶山和王老的遺體告別。下午兩點去八寶山,在路上得知火化提前1小時,到處塞車怕是趕不上了。這短短幾十公里,好像把我們隔在了萬水千山之外。從二、六軍團會師到現在,兩代人上下半個多世紀的友情,最后送別我們一定要趕上!飛奔急馳趕到八寶山禮堂,卻聽到喊“起靈”,接著是兩個孫女哭喊爺爺。禮堂里人很多,這聲音刺透了每個人的心。大家跟在王老的靈柩后面走著,我們也只能最后再送王老這一程了。大家輪流去行最后一個禮。我看著王老安詳地躺在那里,我深深地給他鞠了一躬,眼淚奪眶而出,摔在地上粉碎,就像心一樣。我又鞠了一躬,替我過去的一位同事。
    頭天晚上我們通電話。她問我:“為王老的葬禮回來的?”她讓我替她在靈前鞠一躬。她告訴我:“今天他們請客吃飯沒叫我。”我問:“為什么呢?”她說:“一堆年青人請客吃飯,為又死了一個老家伙。”
    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鳥都有,這不是美德是缺大德。王老是打天下的功臣,十年動亂中粉碎兩個反革命集團再立新功。天下太平不了,哪會有改革開放!恨王老的人不少,土豪劣紳資本家,國民黨反動派,日本鬼子……那堆年青人歸到哪一類呢?他們為什么對“老家伙”這么恨呢?中國那句老話“吃水不忘挖井人”還在嗎?國家的教育真該注意是在培養接班人還是掘墓人?!玩世不恭不是瀟灑,王老這一輩子才是瀟瀟灑灑走了一會。
    王老成了歷史人物,而我的思念卻永遠沒有停止。一天夜里在夢中,我看見他穿著那套深黑灰色的中山裝,手扶著那根拐棍站在我面前。銀白色的頭發整整齊,蒼白的面容沒有多少血色,皺紋很多,臉上沒有表情地看著我。我懂得那目光的意思——是疲勞,是太累了。我扶他慢慢躺下休息,幫他按摩腿和腳讓他松馳下來。我們又像往常那樣在說話。“請告訴我爸爸,我很好。”他的眼神告訴我他聽見了。“王老,好人總會和好人永遠在一起的,等著我們吧。”我看見他鼻子一酸眼睛紅了。難道這才是最后的訣別?我向他走過去,他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我扶著他的腰。我能感覺到他胳膊的重量和瘦骨嶙峋的身體。我們迎著夕陽下山去,前面是一片光明,腳下有白云和青草。
    我哭醒了。我為什么要醒呢!王老我知道您一定是來過了。
    4月6日,在中央電視臺新聞上看見,在飛機上,王媽媽一家人合著花瓣把王老的骨灰撒在天山的鏡頭。白云花瓣伴隨著王老,慢慢飄落在白雪皚皚的冰雪天山。讓我們的思念和王老一起永遠留在天山吧。(2020年4月10日夜,賀曉明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 二区三区
<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delect></video><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output id="r7vhf"></output>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