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delect></video><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output id="r7vhf"></output>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video>
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難忘晉綏 » 晉綏娃 »

仰止的大山

發布日期:2019-06-13 17:49    來源:姚普明 張曉明    作者:姚普明 張曉明
--父親姚喆逝世40周年祭
    2019年5月27日是父親姚喆逝世40周年紀念日,特做此篇,寄托哀思,激勵后人,發揚光大!
    姚喆(1906.8-1979.5.27),曾用名姚秩章。湖南省邵陽縣人。1925年11月加入農民協會,翌年任鄉農協主席。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被反動派通緝,背井離鄉,遠走他鄉。1928年7月,跟隨黃公略、彭德懷參加平江起義。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長征后的爸爸
    在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的領導下,爸爸參加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和一至五次反“圍剿”作戰。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班長、司務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參謀長,北路軍參謀長,陜甘寧獨立師師長。
1971年爸爸重回戰斗過的井岡山,講述井岡山保衛戰。
     戰爭年 爸爸出生入死,冒著槍林彈雨一直戰斗在最前線。紅軍時期就經歷了大小戰斗200余次,5次負傷,3次負傷不下火線。
    1934年1月25日,在福建沙縣戰斗中,爸爸親率紅十團主攻連50余人突擊入城,與反撲之敵展開激烈巷戰和白刃格斗。黑夜里,他被隱藏在街巷拐角處的敵兵刀傷左臉頰,傷愈后留下一條三寸多長、一指多寬的刀痕。自此,爸爸得了一個“姚一刀”的美譽!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34年10月,爸爸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在瑞金蘇區和長征途中先后任國家保衛局政治保衛總隊(團)總隊長(團長)、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團團長,擔負保衛遵義會議及中央首長和機關安全的重任。
    1933年8月1日榮獲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的三等紅星獎章。這是爸爸最為看重的一枚獎章!
    抗日戰爭時期,爸爸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參謀長、騎兵支隊副司令員、司令員,綏蒙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八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四屆會議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五屆常委。
1937年3月,在延安師范學院內的合影。左起聶鶴亭、楊得志、梁鈞、毛澤東、楊梅生、陳賡、賀子貞、姚喆、朱德、胡榮奎、肖新愧、黃春圃、林彪、譚家述、何長工、譚冠山、劉型、周子昆、張際春、賴毅。
   江西“紅軍大學”第一期高級科學員于1937年在延安之一部。左3姚喆、左4程子華、左6張宗遜。
   1938年8月,黨中央、中央軍委任命李井泉任司令員,爸爸任參謀長,率領八路軍一二○師大青山抗日游擊支隊,挺進大青山。
抗戰中的爸爸
    一年多后,李井泉奉命調走,爸爸一直擔任我軍綏蒙地區最高軍事領導,他率領英勇頑強的抗日游擊支隊指戰員建立和鞏固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戰嚴寒、斗饑餓,與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巧妙周旋,粉碎了敵人一次次瘋狂的“圍剿”和“掃蕩”,在大青山及綏蒙地區整整堅持了15個年頭,保證了黨中央所在地陜甘寧根據地的安全。
 
 大青山德勝溝小屋是爸爸抗日戰爭時期居住、工作的地方。這張舊照是真正的原貌。
     爸爸自己講:“長征是我們黨歷史上最艱苦的一段,但是長征畢竟只有一年的時間,跟著別人走吧。那一段當然也很苦,但我覺得到大青山開辟根據地是最艱苦的,比長征還艱苦。”黨派他到這里來,是對他很大的信任。
騎兵游擊隊迴旋在大青山里
     開始有李井泉同志和他,但李井泉同志不久就走了,他一個人獨當一面。爸爸說,只要不死,就堅決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在大青山抗戰時最艱難困苦時候他一直堅持留在大青山,爸爸他說:只要我姚喆在大青山,哪怕就我一個人,大青山就是咱們共產黨,八路軍的。1958年,葉帥曾親口對媽媽張秀英說:“大青山是我們所有抗日根據地中最艱苦的一個。”
 1943年日寇瘋狂掃蕩大青山,爸爸隱蔽在山洞里指揮作戰,群眾經常送水送飯供給情報。圖為這是蒙族村民給姚喆送情報。
    爸爸在賀老總的直接關懷下,經120師參謀長周士第等組織出面介紹,1943年7月1日于山西省偏關縣與1940年在晉察冀參加八路軍的媽媽張秀英結婚,并相濡以沫生活了36年。
    這是迄今發現的爸爸媽媽第一張合影照片
    爸爸在1943年的日記中寫道:“7月1日,農歷5月29日,天晴,駐軍”,“本日在原地休息。上午開共產黨22周年紀念大會。下午會餐并與曾(曾錦云)同日結婚。其余未做其他工作。”他們結婚沒有休息,沒有迎親,沒有請客,沒有合影。有的只是“黨的生日大會”、“黨的生日會餐”以及“工作”。 
1945年作為晉綏代表參加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
  1948年11月,李井泉同志與八縱同志姚喆、高克林、裴周玉、康建民、羅斌、王長江等在綏遠。ń駜让晒牛┖土指駹。
1949年9月19日綏遠和平解放后內蒙古黨政軍領導合影。第一排左3蘇謙益、左4董其武、左5傅作義、左6姚喆、左7烏蘭夫、左8高克林、左9裴周玉。
爸爸于1951年赴朝前的留影
1951年赴抗美援朝前線,眾人送行,依依惜別。
  1955年爸爸和媽媽在南京的合影
    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文革期間造反派抄家后,發現爸爸的一級八一勛章不見了。至此爸爸的一級八一勛章(全國共頒發178枚)遺失!
1958年于南京總高級步校
1958年與葉劍英元帥等在南京
    爸爸守衛過井岡山五大哨口中的桐木嶺、朱砂沖、雙馬石、八面山等四個哨口,今天回到黃洋界來看看。
    爸爸對內蒙的山山水水充滿感情,哪怕一點點小的變化,都很關注。文革剛剛結束,1977年就一定要回內蒙看一看,看一看他曾經戰斗生活過的地方。
    媽媽回憶:聽說姚喆來了內蒙,當地人民,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一起戰斗過的人都非常熱情。屋子里從早到晚擠滿了人。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受了迫害的同志見了他都哭。老同志的那種感情,在戰爭年代建立的感情,比親兄弟還親。
1960年8月8日堅持大青山抗日戰爭干部之一部合影。
    媽媽還說,抵達內蒙后的第二天早晨,他說我們早點起床。杵上拐棍來到大青山腳下。當時青山公墓還沒修起來,墳前立個碑,上面有犧牲同志的照片。他杵著拐棍,一個人一個人的給我們介紹。什么職務,哪里人,在哪次戰斗中犧牲的……當他談到這些,心情非常沉重,看起來那種感情特別深。
 在大青山烈士墓地。左起:***、王桐三、包勝標、姚喆、許義華、李佐玉、鄧舜蘭。
二排左6為姚喆
    戰爭年代長期艱苦的環境,綏蒙地區高寒的氣候,忍饑挨餓、缺醫少藥的生活對爸爸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摧殘。1979年春,爸爸抱病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在會議結束返回武漢途中,突然發病導致休克。但終因積勞成疾,各種器官衰竭,搶救無效于1979年5月27日與世長辭,享年73歲!    
    姚喆同志追悼會于1979年6月7日在武漢舉行。葉劍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送了花圈。
    爸爸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行。徐向前、陳錫聯、李井泉、宋任窮等領導以及爸爸的老戰友譚政、王平、高克林、陳丕顯、洪學智、李聚奎、何長工、周士弟、陳再道、張達志、董其武、鐘期光、楊得志、楊勇、呂正操、伍修權、薄一波、李壽軒等一、二百人為他送行。
遺體告別追悼會
      曾經共同戰斗在大青山、綏蒙地區的許多老戰友專程從內蒙、山西、四川等地趕到北京、武漢參加遺體告別和追悼會。
    “姚喆同志不幸逝世的消息傳到大青山南北,了解他的蒙漢各族人民非常悲痛。為了緬懷姚喆同志的功績,寄托各族人民的哀思,內蒙古自治區的領導和廣大干部和群眾,懇切希望將他的骨灰安放在大青山麓。武漢軍區黨委和姚喆同志家屬給予了圓滿的回答,在姚喆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際,內蒙古自治區派出代表,將他的骨灰接到呼和浩特市,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1980年8月10日),將骨灰安放在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園,讓大青山地區人民永遠銘記姚喆同志的不朽功績。”——摘自高克林等老同志的回憶文章  
紀念姚喆將軍誕辰100周年活動的留影 
   2006年10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在呼和浩特市召開了《紀念姚喆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會后姚家人集體祭奠姚喆前輩。
歷史沒有忘記姚喆。在平江起義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土城戰役紀念館、湘江戰役紀念館、直羅戰役紀念館、建川博物館、集寧戰役紀念館等多地都有爸爸的照片或雕像。 
在爸爸塑像旁 
    親愛的爸爸:我們為您驕傲,為您自豪!
    你的英雄形象,你出生入死、槍林彈雨的戎馬一生,你樹立的豐功偉績,你對理想執著的追求,對革命的獻身精神,你堅韌不拔鋼鐵般的意志,你的眼光、境界、胸懷、智慧與才能,你高尚的情操,你的思想道德水準等等都令我們這些后人崇拜與敬仰!
    爸爸永遠是一座大山,令我們仰止!
    親愛的爸爸安息吧!
    姚喆永垂不朽!
姚普明 張曉明
2019.5.27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 二区三区
<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video id="r7vhf"></video><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video>
<video id="r7vhf"><output id="r7vhf"></output></video>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 id="r7vhf"></delect></delect></video><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output id="r7vhf"></output>
<dl id="r7vhf"><outpu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output></dl>
<video id="r7vhf"></video>
<dl id="r7vhf"></dl><dl id="r7vhf"><delect id="r7vhf"><font id="r7vhf"></font></delect></dl>
<dl id="r7vhf"></dl>
<video id="r7vhf"></video><video id="r7vhf"></video>